放療常見副作用及處理方法,看這一篇就夠了
一文理清放療副作用及應對策略!
害怕做腸鏡?看看這些就不怕了
腸鏡檢查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了解。
EHJ新發現:急性肺栓塞后發生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的概率約2.3%
系統地評估急性肺栓塞(PE)的晚期結果,并研究符合前瞻性標準的PE后損傷(PPEI)的臨床意義。
Respir Res:我國慢阻肺嚴重程度分布與治療現狀
COPD患者普遍存在中重度氣流受限、癥狀嚴重和病情惡化風險。維持療法的處方并沒有完全遵循指南建議。
叢洪良:改善微循壞,通心絡膠囊解決冠脈微血管病變臨床難題
在改善微循環方面,中醫藥已進行了深入探索。其中,通心絡膠囊的循證醫學證據充足,同時又兼備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數據,改善微循環效果良好。
ARD: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兒童使用TNF抑制劑會增加銀屑病發病率
在一項大型前瞻性JIA患者登記中,研究人員觀察到TNFi暴露后銀屑病風險增加近三倍。提高對這種不良副作用的認識對JIA患者很重要,以確保及時診斷和治療。同時使用甲氨蝶呤或許能降低此風險。?
European?Radiology:深度學習在檢測和分期慢性COPD方面的價值
隨著計算機斷層掃描(CT)在肺癌篩查中的應用越來越多,因此利用這些掃描來進行COPD篩查成為可能。
European?Radiology:腎上皮樣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現
計算機斷層掃描(CT)一直是評估腎臟腫瘤最常用的影像學方法。然而,E-lpAML的CT影像學特征并不明確,有關E-lpAML的文獻也十分稀少。
5.3世界哮喘日,關于哮喘的方方面面!
今天(5月3日)是世界哮喘日。
中國臺灣新增本土23102例新冠確診病例,死亡5例,與先前預測接近(2022.05.03)
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(3日)公布,臺灣今天新增23139例新冠確診病例,分別為23102例本土病例及37例境外輸入病例。另外,確診病例中新增5例死亡病例。
如何利用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隊列研究?
作者:王小欽 單位:復旦大學循證醫學中心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血液科
Cardiovasc Diabetol:達格列凈、艾塞那肽及其聯合應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降壓作用的機制
血壓(BP)的降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結局。SLGT2i的降壓作用約為4mm Hg。
奧密克戎BA.4、BA.5可逃避疫苗及免疫系統,已擴散20多國,但重癥的死亡風險并沒有增加
隨著新冠病毒的大規模流行,新的病毒突變株不斷出現,Alpha、Beta、Gamma、Delta、Omicron等,其中一些突變株具有更強的感染能力或更強免疫逃逸能力。
Alzheimers Res Ther:韓瓔教授團隊發現腸道菌群聯合血漿Aβ可作為識別AD臨床前期的潛在標記物
近日,由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(宣武醫院)-中國AD臨床前期聯盟、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韓瓔教授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Alzheimers Research & Therapy發表題為